【新语丝电子文库(www.xys.org)】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(由作者授权新语丝在网络发表)

《寓言的密码》

张远山著

岳麓书社99年4月第1版,定价12·00元

【上编、庄子寓言解构】

一、开天辟地头一遭──浑沌凿窍

  南海之帝名叫倏,北海之帝名叫忽,中央之帝叫浑沌。倏与忽经常相约到浑沌
所居的中央之地去游玩,浑沌对他们俩招待得很周到。倏与忽私下商量,要报答浑
沌的盛情。倏说:“别人都有七窍用来视听食息,偏偏这么好的人却没有。”忽说:
“我们为他开开窍吧。”于是他们俩每天为浑沌凿开一窍,花了七天凿出七窍,不
料竟把浑沌害死了。
  这实际上是庄子的创世寓言,有趣的是与《旧约·创世纪》中的上帝一样花了
七天时间。但这只是一个巧合,庄子的灵感来于人的七窍,希伯莱人的灵感来于巴
比伦星相学的七星观念(星期即源于此)。庄子的创世寓言不同于《圣经》的创世
神话之处,就在于他的创世不假手于神,倏与忽都不是创世神,而只是时间在寓言
中的拟人化,汉语中至今仍有“倏忽”一词,意为极短暂的时间,相当于佛经中的
“刹那”。但庄子并不认为时间在刹那之前还没有,却在刹那之后突然出现了。
“倏”与“忽”虽然是极短暂的时间单位,却象征着由这些极短暂的时间加起来的
总和,相当于佛学中的“渐”。一切演变都是在“渐”的过程中完成的。所谓浑沌,
就是浑浑噩噩的愚钝。浑沌之死,意味着文明的开化。
    甚至还可以从更坐实的角度来理解这个寓言。浑沌是一块原始的大陆,所谓
“中央之帝”,就是中央之地。而倏与忽是原始的大海,所以谓之“南海”之帝和
“北海”之帝。这符合大地被海洋包围的初民直观。又因为浑沌是陆地,因此可供
开凿。而为陆地开凿出生命、赋予其形态的,正是大海。在由倏与忽这样极短暂的
时间原子累积而成的无限藐远的时光中,洪荒之水对蛮荒之地进行了一场旷日持久
的洗礼。最初的生命就在这一漫长过程中诞生了,经过永不停息的演化和分化,终
于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地球生物圈。
    由此可见,庄子是最早具有朴素进化论观念的中国思想家。不过我无意于拔高
古人,所以更愿意把这个寓言理解为精神意义上的创世,而不是物质意义上的创世。
也就是说,庄子认为,艺术是人类世界与非人世界的最大区别,因为倏与忽为浑沌
开凿出七窍,是要让他告别蒙昧,享受自由快乐的艺术人生。
  七窍由四部分即庄子说的“视听食息”四官组成:目(二窍)司视、耳(二窍)
司听、口(一窍)司食、鼻(二窍)司息。人类所有的主要艺术,都是为了满足七
窍的愿望。与耳目相关的艺术,相对来说更倾向于精神享受。听觉的音乐和诗歌满
足耳朵,视觉的绘画和雕刻满足眼睛,综合视听的戏剧以及现代的影视,则同时满
足耳朵和眼睛。与口鼻相关的艺术,相对来说更倾向于肉体享受。与口相关的艺术
较为男性化,比如饮酒艺术和烹饪艺术;而与鼻相关的艺术则较为女性化,比如日
本的香道艺术和法国的香水艺术。
  佛学的六根与庄子的七窍相当,但似乎更全面──中国人后来受五行观念影响,
也有五官之说,即在庄子所说的四官之外再加上身体。六根“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
意”的前四者,大致与七窍相当。后两者即身与意,更可以囊括以上未能包举的所
有其他艺术。比如古典的舞蹈、射箭、击剑、骑马,以及现代的赛车、滑雪、跳伞
等各种运动和娱乐,都是对身体愿望的满足。这是就其侧重而言,其实身体的娱乐
无不与心意的愉悦有关。而最纯粹的意的享受则是一切超功利的思考与阅读,还有
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或灵性友谊。贾宝玉之所以被称为“意淫”,就因为他对女性
美的爱慕,超越肉体而专注于意的缘故。许多人对“意淫”的理解,侧重于“淫”
而非“意”,似乎贾宝玉整日价满脑子春宫图,这就是不甚雅驯的俗念了,与“意
淫”的固守于“意”的钟情,可谓大相径庭,只不过是意乱情迷罢了。其实一切艺
术的创造和欣赏,都以“意”为主,庄子对此有极高明的见解。他的“得意忘言”
之说,成为中国艺术的终极性理论,历数千年而难以超越。在庄子的影响下,中国
人终于成为深谙艺术三昧的民族。而一切真正的艺术,实际上都源于“意淫”式的
性灵之爱。
    爱情是最高的综合艺术,与五官六根七窍无不相关。意中人的容貌悦目,意中
人的声音悦耳,意中人的唇舌可口,意中人的气息芬芳;意中人的身体可共舞蹈,
意中人的心意息息相通。从艺术的角度来看,意中人的情话如诗,意中人的倩影如
画,意中人的言笑如音乐,意中人的娇躯如雕塑,意中人的喜怒嗔痴如戏剧──而
每一次失恋,则如同一部小说。男人饮酒,乐与心爱的女人把盏对斟;女人画眉,
要让心爱的男人心醉神迷。若不是渴望爱情,谁会去创造艺术?若不是拥有爱情,
谁会去欣赏艺术?
    有趣的是,每当读到这个开七窍的寓言,我就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笛子──笛
子不是也有七窍吗?笛子是我最喜爱的乐器──虽然我吹不好,但我喜欢瞎吹。中
国人说“丝不如竹”,这我非常同意。弦乐的音符是间断的,而管乐的音符是连绵
的──有悠悠不尽的余韵。中国人又说“竹不如肉”,这我更加同意。我想,人就
像一支开了七窍的长笛;美妙而自由的艺术人生,就是一曲回肠荡气的长笛独奏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【新语丝电子文库(www.xys.org)】